找到相关内容4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字观用心口诀浅释

    此生令得超升佛位。惠照禅策云:言深秘门者,不改凡夫现在一念迷情,即示阿字不生心月;令行不行,令到不到。于是有信,仅观一念念心,有金刚气声;佛光常圆融。凡情动心举目,声香味触,杂染思虑,不可废遣,不可认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1879586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1)

    种心;六,他缘大乘心;七,觉心不生心:八,如实一道心;九,极无自性心:十,秘密庄严心。这是弘法大师领会了《大日经》住心品的含义.把当时各外道、各佛教分到十段之中,用以说明它们的深浅高下的差别,把显教分...

    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881860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空掉,那个时候就是度一切苦厄。   观,有观照的意思,有观察的意思。观什么呢?观我们的内心世界。内心世界之所以有烦恼,是因为对境生心。对境不生心,对境不起念,那就没有烦恼了。如何观照呢?观照、观察从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心锽

    缺一不可,不能分零整和重要不重要,因为磨擦时是全体运动的。人身的组织,亦复如是。赖者血气的流通,全体帮助这智能出发。不能单说是脑海,也不能单说是心脏,因为离了肝肠肾胃,就不生心。不过有思想时,气是提上的,...

    仁知居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3086996.html
  • 泰山:经石峪摩崖刻经

    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 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(38)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 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 提 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 住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222989656.html
  • 中国宗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

    、“婴童无畏心”(外道)、“唯蕴无我心”(声闻乘)、“拔业因种心”(缘觉乘)、“他缘大乘心”(法相宗)、“觉心不生心”(三论宗)、“一道无为心”(天台宗)、“极无自性心”(华严宗)、“秘密庄严心”(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289947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。“随缘”是以心灵来涵盖外物的。   “此心安处”也便是“无心”,不留意物,不执着于外境,也便是“无心”,“夫参禅学道,须得一切处不生心”(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),这是忘怀世事的法宝。东坡在诗中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

    ,意谓世界万法虽非真实,但也不是绝对的空无,作为“假有”还是存在的,如绳依麻等因缘而生。《成唯识论》卷八中说:“众缘所生心、心所体,及相、见分,有漏、无漏,皆依他起,依他众缘而得起故。”(3)圆成实性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795791.html
  • 达观法师: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

    是不执着之义,并非没有;若是没有,即是断灭。六祖解释:“于诸境上心不染,曰无念。于自念上常离诸境,不于境上生心。若只百物不思,念尽除却,一念绝即死,别处受生,是为大错!”  ...

    达观法师

    达观法师|无常法门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1213332579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八)

    ;“开化”,就是开示佛的知见,也就是开示众生心的本性。   “如来辩才之智”指以如来的无碍智慧,能兴起四种无碍辩才:   一、义无碍辩:了知万法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00425325690.html